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7)02-0328-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的革新,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有效渠道。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需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服务进步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社会作为要紧职能,把服务党员作为基本职责,把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作为检验标准,积极探索加大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渠道,达成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走出一条具备当地特点的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道路。下面是我在近几年农村工作中就加大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得一点领会,与大伙一同交流、学习。
1、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群众诉求期盼的多元化、复杂化,有时候农村基层党组织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也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本领需要 要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治本之策来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住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实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用途,通过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技术轮训等办法和形式,按期或不按期地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既要强化业务常识、法律常识的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实质水平,又要举办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商品深加工和种养技术等农村实用技能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本领和带富能力,增长为民服务的智慧。在基层形成擅长学习、服务为民、创先争优的浓厚环境。要努力塑造培育出色人才的土壤和让出色人才崭露头角的机制,让引领进步、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人走上村支部书记职位。尤其是要把加大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作为改变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的突破口,颁布各种政策引导大?W生村官通过竞选走上村领导职位,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要深入拓展农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标兵评选,总结和宣传一批引领进步的致富标兵、勇于进取的发展标兵、维护稳定的和谐标兵、辛劳敬业的标兵,使农村基层干部心有目的,学有榜样,对照先进,不断进取。要围绕“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作风、好营业额”目的,塑造和宣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出色农村基层党组织,激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提升本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服务群众的劲头。
2、要不断改进服务办法
农村有一句顺口溜,“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缺少威信,服务途径不畅的问题,这也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要紧症结。 构建服务型党组织,核心就是“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就是需要大家的党务工作要重心下沉,要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为重点,一直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地方,一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服务中展示先锋形象、发挥先锋用途,真的做到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名先锋旗手。
农村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群众诉求多种多样。假如习惯于依赖发布命令、召开会议、下发文件、下达指示等方法推进工作,势必致使信息堵塞、交流失灵、信赖降低、隔膜产生。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工作职能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依据人民群众不一样的服务诉求,采取“入党员户、入上访户、入困难户”,“问需、问政、问计”等不同形式,找准与党员群众利益需要的对接点,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个性化服务。要擅长办惠民、富民、安民的民生小事,通过主动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会保障、致富政策、种养技术等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树立党组织的好形象。尤其是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宅基地纠纷等问题上,要想方设法消除群众的疑虑,解决群众的心结,取得群众的信赖。只有基层党员干部真的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工作当“家业”,达成好、维护好、进步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群众真的的一家亲。
3、要大胆革新服务形式
革新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服务用途的不竭动力。目前,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可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缺少主动进取和革新的精神,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办法不多,活力不足。这既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的客观缘由,也有精神懈怠、看家守业的主观原因。因此,要坚持把抓革新和抓服务统一块儿,努力做到以革新提高服务、以服务带动革新。
要坚持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抓革新,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大力健全党在基层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服务规范,形成加快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规范体系。同时,要大力推进和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进步要点向基层倾斜,把办实事、做好事的方法更多地交给基层。要围绕破解难点抓革新,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和引领进步躲不开、绕不过的难点和矛盾,不断革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活力,形成一批具备地区特点和服务实效的革新品牌和服务载体,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直维持蓬勃生机。如针对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反映出的部分群众对拆迁补偿心理期望值过高,对党员干部不信赖、不理解、不支持等状况,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干部、各村党员、村民代表为主体,因地制宜地拓展“做群众贴心人”活动,有效凝聚了党心民心,既为群众争取了最大利益,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行。要探索打造“农村党员差别量化考核机制”,即根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干部、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等身份特征和党员年龄、身体情况、工作实绩等个人状况,对农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平时表现和用途发挥进行差别量化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调整机制,真的做到服务群众有激情、庸散懒惰有警惩。
总之,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以学习为先,以服务为魂,以革新为本,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益,拓展和强化党执政的组织基础。